趨勢三:品牌角力 性價比再定義
毫無疑問,有競爭就有動蕩。
經歷2006年以來三番兩次短線政策的救市與壓市,人們越來越認識到:當動蕩成為一種習慣,品牌無疑是企業(yè)抵御外界環(huán)境變化的護身符。按照東亞新華營銷總監(jiān)賈喻鵬的話說:目前,相比于其他行業(yè),房地產的品牌忠誠度相對較低;但隨著市場秩序的不斷完善,品牌作為一種行業(yè)認同的標志,越來越被市場所看重;相應的,其影響力也將越來越大。對于開發(fā)商,在市場上行周期,品牌意味著“溢價能力”,在市場動蕩期,品牌則意味著“抗跌能力”。對于消費者,品牌本身更意味著“企業(yè)綜合實力”、“產品質量”、“后期物業(yè)服務質量”甚至是“房子本身的保值升值能力”。說到底,品牌是經過時間沉淀、經過市場檢驗、能夠最終代表企業(yè)“差異化”核心競爭力的那一點。
而這一點,恰恰就是消費者在閱盡無數(shù)房源,而最后臨門抽射的那一點。
而這一點,也恰恰是“性價比”這個抽象名詞最直觀、最有說服力的那一點。
但,不要以為,性價比就是以價格取勝,更不要以為性價比只存在于中低端市場,無論是以產品取勝的自住市場,還是更加趨于理性的投資市場,以性價比為核心的品牌梯隊正在競爭中悄然形成。
首先,對于以滿足自住需求為主的中高端市場,品牌的角力主要是停留在房子本身直觀的“性價比”上,換言之:“同樣的價格,產品是否更優(yōu)?同樣的產品,價格是否更經濟?”。在這一梯隊中,特別值得一提的就是在2010年全面啟動“高端品質年”活動的東亞馬賽公館。一方面,作為服務于改善型置業(yè)人群的中高端產品,他們將目標對象牢牢鎖定在三口、四口之家身上,并根據(jù)對這一部分家庭人口結構、生活習慣的研究,設計出市面上罕有的兩居、三居“全明”戶型,在門窗等配置上甚至達到了別墅標準。另一方面,在產品定價時,他們也采用了更為科學的“可比定價法”,按照東亞新華營銷總監(jiān)賈總的話說,東亞馬賽公館是在通過和十幾個項目、二十多項產品指標的比較及加權考核后制定的,這些標準小到戶型的通透、采光性能,大到新風系統(tǒng),50%的綠化等等,可以說這種產品是真正兌現(xiàn)了“一分價錢一分貨”的高性價比產品。
第二,對于豪宅、別墅市場而言,隨著戶型面積的增大,產品本身的均好性、舒適度更容易滿足,因此,樹立品牌的過程,更多的傾向于在精神、文化和細節(jié)層面著力,性價比更多的表現(xiàn)在:同樣的價格下,產品本身的精細化程度是否到位,產品從設計到生產到服務含金量是否足夠到位。例如2010年以“公館1881”、“藍光·云鼎”、“峨秀湖國際度假區(qū)”三大高端精裝項目齊亮相的藍光地產,就將對性價比的理解向上延伸到產品研發(fā)階段和向下延伸到產品服務階段。據(jù)藍光地產總裁助理潘銳介紹:“從內至外,從系統(tǒng)管理到基層服務,我們始終以客戶滿意為基準,置身客戶角度思考問題,因此才會出現(xiàn)‘透明工地放心房’、‘交房預檢機制’以及中國房地產界最早建立起的藍光CRM中心和400全國客服熱線”。由此,筆者看到,藍光地產已經將無形的文化、精神層面的東西,融合進實實在在的企業(yè)管理流程當中,進而落實到項目總體價值、服務及未來增值空間里。
第三,對于旅游地產等新興市場,占有資源的多少、資源本身的成熟程度及稀缺程度等,直接決定了該類房產最核心的附加值,因此,性價比也就更多的體現(xiàn)在“資源價值與房產價值的匹配程度”上。按照錦繡香江公園營銷總監(jiān)全紅的話說,從定價方式就可以看到一個項目的性價比,一般來說,任何項目定價總是會根據(jù)周邊生活配套設施進行細化考量,一方面看配套是否齊備,另一方面看資源是否成熟。而對于錦繡香江公園這樣一個位于天津寶坻、總建筑面積達400萬平方米、以休閑度假為主要功能訴求的超級大盤而言,其存在和建設本身就是一個再造區(qū)域與資源價值的過程,而在項目定價之初,這些資源價值恰恰處在“價值原點”。因此,對于這類旅游地產項目,性價比是一個動態(tài)的概念,價值與價格是同步上升的,他不像城市中心的房產,周邊配套已經成型,房價呈現(xiàn)出單邊上漲的態(tài)勢。但也要注意,價格上升的速度和價值兌現(xiàn)的速度是否協(xié)調,如果房價上升速度遠遠超過了區(qū)域資源成熟速度,也會造成性價比的失衡,進而產生泡沫。以錦繡香江為例,它確確實實已經做到了“價值再造在先,價格調整在后”,“價格以價值為導向”,因此,它的性價比還是被大眾,特別是廣大中產階級所認同的.
更多房產新聞請進湘潭房產網(wǎng)(http://xt.fangyuan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