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80后大學畢業(yè)生低收入聚居群體”于個人是陣痛于時代是正路
6月中旬到7月初,又是高校畢業(yè)生的離校時節(jié)。
王曉軍總會想起三年前畢業(yè)的時候。他在廣州的第一個“家”在江南西,兩個人住。一年多前,他搬到了西關,如今三個大男孩擠在不到20平方米的小房間里。
在外來人口密集的廣州,這個80后大學畢業(yè)生低收入聚居群體眼下開始滲入西關、河南等老城區(qū)租屋。
“他們的存在將是長期現(xiàn)象!睆V東省社科院社會學與人口學研究所所長鄭梓楨稱,這將是一個有知識、有文化的“普通勞動者群體”。
開平仔:扎根廣州還有多遠
傍晚,荔灣區(qū)逢源社區(qū)的一條小巷。兩旁的西關大屋把巷里的天空并成一條窄窄長長的深藍。越往深處走,一幢高樓就愈加清晰,那是新開發(fā)的樓盤,均價兩萬元以上。
巷子深處有幢四層小樓。王曉軍和另外兩個大男孩的小屋藏在三樓,樓道狹窄,梯級高陡。敲開門,一個不到20平方米的小房間乍現(xiàn)。
聽到有客人來訪,同住的男孩感到羞赧,迅速躲進洗手間。屋內(nèi)不是一般的凌亂,一張小床占了客廳的一半,其余空間塞滿了各種雜物。
客廳一端的左邊,在床頭處用簡易木板隔出了一個不到1平方米的空間,算是廚房;右邊是同樣大小、轉(zhuǎn)身都困難的洗手間。客廳的另一端歸王曉軍和另一個男孩唐宋共同“享有”。一張小小的雙層床擠在墻邊,幾乎沒有可以下腳之處。
26歲的王曉軍來自廣東開平,三年前畢業(yè)于廣東教育學院,現(xiàn)在荔灣區(qū)一所民辦小學任教,“每個月到手有2500元左右。”
每個月房租1100元,加上水電費,每人分攤400元。每天他都和同事步行上下班,省下了交通費。
三個男孩相依過著集體生活,白天學校管早飯和午飯,每個月交100元的伙食費;晚上他們會約著在附近吃盒飯,“八塊五,定價”。盒飯實在吃膩了,三個人會輪流做東,花個幾十元在小飯館里叫幾個小菜!皣栏窨刂,每個月只能兩三次!
老西關的生活成本顯然更讓曉軍感到滿意。除去房租、伙食費、手機費、上網(wǎng)費等,他每個月會寄500元回家,最后能留到手里花費的不過數(shù)百元。最近,曉軍戀愛了,女朋友是他的同事。“用來拍拖的錢,最多600元!
每天傍晚,穿行于那些橫街窄巷,曉軍偶爾也會想想,在廣州扎根的夢想到底離自己有多遠!鞍自茀^(qū)有樓梯房,36平方米,27萬元!边@讓曉軍茫然的心忽然有了盼頭。“但房價會等我嗎?”他笑著搖搖頭。
曉軍第一個人生期望是在兩年后轉(zhuǎn)入公辦學校,“每個月有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