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365房產網11月21日訊 由于中央和各地多次表示了將堅決調控的決心,一直堅挺的房市已在松動:北京年內商品房銷售面積創(chuàng)近十年最低。連一向力挺房價的潘石屹也建議同行認清現(xiàn)實:不要不好意思,要高調地、一步到位地降價。
同時,近來反對調控、要求往回拐的聲音也漸漸密集起來了,而且聲音越來越大,說得很聳人聽聞。
比如,一種聲音說:房價下降10%引發(fā)的影響,比上漲30%更讓民眾難以承受。另一論調是:房價大跌會帶來很多問題,諸如金融風險、失業(yè)風險、企業(yè)倒閉風險、經濟下行風險等等。
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警惕大跌的風險,當然應該,但反對別有用心而夸大這種風險,F(xiàn)在房價只是微微跌了一點兒,只是微調而未現(xiàn)大跌,現(xiàn)在談“大跌”純粹是一個偽問題。
另外一個方面,很多人喜歡談“警惕大跌帶來的風險”,而不喜歡說“大漲帶來的風險”。房價一路飆升的時候,這些人從來不說風險,其實大漲的風險更大,隱藏著更大的風險:泡沫經濟的風險,銀行的風險,民眾的不滿,美國房地產泡沫的破裂就是例證。正因為看到這種大漲風險,中央才排除了各種利益阻力,堅決調控,F(xiàn)在房地產市場對中國經濟的威脅,仍然是“前幾年大漲吹大的泡沫”,而不是什么遠未發(fā)生的大跌。
其實,一個健康的市場,不應該是那種大漲大跌的態(tài)勢,應該是平穩(wěn)的。政府調控,正是想讓房價軟著陸,擠掉泡沫而避免那種大漲大跌。只是因為此前是大漲,漲得太快了,如今調控會有一個回歸正常的過程。不能把這個回歸常態(tài)的過程說成是大跌。
正因為房地產是支柱產業(yè),更要關心愛護,不能任其瘋狂而失控。調控即是愛護,是為這個行業(yè)的更好發(fā)展,何憂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