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365房產網10月12日訊 昔日張牙舞爪的“高房價”,在一連串的打壓下,終于低下了高昂的頭顱,逐漸露出力不從心的頹勢。慘淡低迷的市場,灰頭土臉的開發(fā)商,還有急赤白咧的銀行,樓市終于慢慢轉向買方市場,眼看著開發(fā)商越來越“撐不下去”,購房者卻越來越“坐得住”。各式各樣的促銷,推陳出新的優(yōu)惠,半真半假的降價,當天平越來越向購房者傾斜,是否預示著購房者春天的來臨?望眼欲穿的剛需是否真的迎來了出手的良機?
炒房時代落幕 投資性購房不要“輕舉妄動”
投資看大勢,牛市投資輕松自如,熊市投資難上加難,對于住宅市場來說,時下階段是不折不扣的熊市。樓市調控至今,取得的最大的成果就是樓市逐步“去投機投資化”,雖然深度降價未現,但瘋狂的“全民炒房”時代正在遠去。住宅投資漸漸失去金融杠桿的支持,投資回報率已經從前幾年的15%下跌至5%,普通住宅的投資投機屬性在逐步喪失。
作為“炒房時代”的縮影,“溫州炒房團”可以說是“全民炒房時代”的典型案例,在過去的幾年中他們叱咤樓市、呼風喚雨,其嗅覺之靈敏,行動之迅速,出手之大膽令人驚嘆。而今,住宅市場已經少了溫州炒房團忙碌“炒房”的身影,而關于溫州炒房團“拋房潮”的消息卻頻頻見諸報端。“春江水暖鴨先知”,作為樓市投資最敏感的嗅覺,溫州炒房團正在“用腳投票”從住宅市場撤離,而這肯定是基于大形勢和大環(huán)境的預判之下所做的選擇。對于普通的投資者而言,這是個無聲卻有力的啟發(fā)。“人在荊棘中,不動不刺”,在樓市調控對住宅市場四面打壓之際,仍盲目出手投資難免被“流箭”所傷。
算好心中那本賬 普通剛需切記“稍安勿躁”
對于普通購房者而言,買房絕對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戰(zhàn)前偵查”至關重要!爸灰亲宰⌒枨螅魏螘r候都是入市好時機”,這樣司空見慣的論調,是不負責任的惰性思維,如果真是這樣,就不會有通州“東方玫瑰”和“京貿國際城”大幅降價之后引發(fā)的業(yè)主維權潮了,房產猛然大幅縮水,自住需求也并非能夠心甘情愿的愿賭服輸。舉幾代人心血與積蓄購置的房產,面臨房價的劇烈波動,沒有多少人真正能做到無動于衷。
因此,在目前樓市尚處于不穩(wěn)定與不健康的狀態(tài)下,即便是自住需求,對于經濟形勢和樓市走勢最好也多投入一些精力關注。買房看房價,房價看樓市,樓市看政策,政策看經濟。
中國的樓市中,只看房價不看樓市,是瞎子摸象,只看樓市不看政策,在中國寸步難行,只看政策不看經濟形勢,無異于沙上建塔。事實上,內憂外患下,我國經濟形勢不容樂觀,外有步步驚心的歐債危機,破產邊緣的希臘,內有高企的CPI、越發(fā)瘋狂的民間借貸、巨大隱憂的地方債,樓市作為經濟棋局中的一子,不易也不能獨善其身。局勢在演變,經濟形勢尚不明朗,樓市在博弈中也處于亦僵持亦動蕩的階段,愈亂愈需靜,在大勢未定之際最好不要草率出手。
潘石屹一語“住宅市場的崩塌就在眼前”,令許多人感到震驚,然而,縱覽整個經濟環(huán)境與樓市走勢,此語其實并非危言聳聽,最起碼并非無稽之談,其言有依。無論是投資購房者還是剛需置業(yè)者,觀大勢之端倪都十分必要,不要一味相信“只漲不跌”的神話,也不要沉迷于“拐點論”不可自拔,“銀十”見一些優(yōu)惠促銷乃至裸降也不必激動不已,多聽、多看、多思,稍安勿躁,不要輕舉妄動。房價基本停漲的趨勢下,四季度應有足夠的余地可“觀望”,不必急于出手購房,基本而言,這段時間可用來等待并觀察形勢的進一步明朗,順便期盼房價的進一步下跌。當然,每個人情況不一樣,出手購房的時機也不盡相同,最后的決定權在購房者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