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365房產網8月16日訊 購買裝修材料時,消費者除了關注材料的質量外,還會特別留意商家的售后服務以及商業(yè)承諾,如30天無理由退貨、多退少補、不滿意包退包換等等。這些服務與承諾表面看來都是以客為尊,對消費者非常有利,但實際操作中并不是所有的商家都能兌現承諾。
不少吃過虧的消費者表示,商家推出的看似美好的退貨承諾不過是促銷的手段罷了,那些所謂的承諾只是在玩文字游戲。
家居裝修買建材 別再上退貨承諾的當
業(yè)主凌小姐就因為相信了商家的退貨承諾而遭遇了退貨難的問題。凌小姐參加了一團購網站舉辦的瓷磚團購活動,并跟商家談好設計方案。當時商家承諾訂購的瓷磚可以在30天內多退少補。兩個月后,凌小姐要求商家送貨上門,瓷磚鋪貼的時間只用了幾天。
全部鋪完后,凌小姐發(fā)現她所訂的瓷磚數量超出實際用量的五分之一,于是致電商家要求把多余的瓷磚退回去。但商家回復說,退貨備注中聲明“剩余產品在30天內無破損、未浸水且?guī)гb方可退貨,否則不予退貨”。而退貨期30天則是從她訂購瓷磚之日算起,而不是從送貨日算起。商家還說,現在已經沒有同批次的產品了,退回去的瓷磚因色差等問題沒辦法跟其它產品一起銷售了,所以拒絕退貨。
另一位業(yè)主Candy則上了商家“30天內無條件退貨”承諾的當。Candy在一家居賣場的品牌店買了一組包含沙發(fā)、茶幾在內的家具,還付清了全款,因為銷售人員告訴她如果不滿意商品的款式可以30天內無條件退貨;丶宜紤]再三之后,Candy跟商家協(xié)商把沙發(fā)換成真皮,對茶幾略作改變,并再次與商家確認30天內可無條件退貨的承諾。
但幾天后,她發(fā)現另一家商場的同品牌家具要比她買的便宜很多,想找原來的商家退貨的時候就碰上了艱難的退貨過程。商家先是以“換了真皮為定制商品”為由不同意退貨,后來又說銷售人員口頭的退貨承諾不具法律效力。
因為相信商家承諾而遭受“退貨難”的案例不勝枚舉。消費者在購買裝修材料時要把商家的承諾看清看透,不能盲目信以為真。商家的口頭承諾是沒有法律效力的,消費者可以要求商家把口頭承諾寫進合同條款中。消費者也要對商家的承諾進行深入分析,如果存在歧義可以要求商家把含糊的部分寫清楚,以免日后產生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