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房產網4月10日訊 4月8日,湖南省“湘十條”正式出臺,這一政策的發(fā)布,為湖南省一季度的樓市旺季再添東風。開春以來,我省樓市頻傳捷訊,大多數城市都出現了量價同漲的大好局勢,就湘潭市來說,截止至2016年4月10日,湘潭樓市今年來共銷售商品房2742套,其中“金三”收獲最大,共銷售商品房1360套,日成交量高達43套,成功趕超同年的數據。各大樓市可觀的銷量成功將2016年的旺季推上高潮,同時也為“銀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近期樓市的火爆,無疑得歸功于利好政策的頻發(fā)。眾所周知,近幾年我國房產業(yè)下滑,房價漲得讓購房者無法出手,因而造就了當下庫存壓頭的現狀。湖南省也不例外,盡管近期樓市回暖,但庫存問題仍是一個衡越在經濟發(fā)展道路上的一道大坎。以此為基礎,為了緩解當下樓市庫存聚集的現狀,各大機構紛紛發(fā)力。三月的“兩會”,無疑向人民群眾發(fā)送了利好政策有望持續(xù)的信號。果不其然,四月剛到,又一波利好又在湖南出臺了。
“湘十條”的發(fā)布,讓湖南省的各大樓市明確了2016年的奮斗目標。各市根據目標著手去庫存,“銀四”的爆發(fā)力度有望超越“金三”。據有關資料顯示,“湘十條”的具體內容如下:
1、大力支持農民進城購房
2、不斷加大貨幣安置力度
3、充分發(fā)揮住房公積金政策效應
4、積極培育住房租賃市場
5、創(chuàng)造條件降低購房成本
6、不斷提升房地產開發(fā)土地供應
7、嚴格房地產開發(fā)土地供應
8、促進房地產開發(fā)轉型發(fā)展
9、加強房地產市場風險防控
10、落實主體責任和具體措施
由“湘一條”可見,如今鼓勵農民進城購房已是我省樓市的重中之重,因此位列“湘一條”毫無懸念。其實,早在2015年年底,我省的年底會議中,就已提及“鼓勵農民工進城定居,購買城市住房”的相關事項。直到2016年2月5日,我省正式出臺了《關于做好支持農民進城購房工作的通知》,就支持農民進城購房出臺了不少優(yōu)惠政策。如今才過去一個月,“湘十條”又將“大力支持農民進城購房”推上風口浪尖,在新型城鎮(zhèn)化發(fā)展浪潮中,改善農民居住條件也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早在此前,全國多個城市就實行了農民買房優(yōu)惠政策:河南,鼓勵有條件的縣(市、區(qū))政府對農民和外來人員進城購買首套商品住房給予一定比例的購房補貼;安徽,對自愿退出宅基地并還耕、還林的農民,進城購買商品住房(含二手住房)的,當地政府可按其退出合法宅基地的面積,給予一次性購房獎勵,補貼標準由各地根據具體情況自行確定;江蘇泗陽,農民進縣城購買普通商品住房,給予1萬元安家補貼。諸多城市的利好實施,為各地的農民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購房條件。
而在我們湖南,外出務工的農民不在少數,大多數農二代更是做好了在城市定居的打算。就拿湘潭作來說,來湘潭務工的農民一般工資可以達到2000~4000元不等,相比較湘潭的整體消費水平來說,這樣的工資不高不低,甚至還有往上走的趨勢。如今“湘十條”一出,更是向這群有著基本收入想要在城市定居的農民發(fā)送了買房信號。如此一來,城市的購房者對房產的需求得以擴大,農民作為龐大的房產需求族,正是當下樓市的必需資源之一。
多重政策鼓勵農民進城買房,這并不是偶然。農民作為一個龐大的剛需群體,對房產業(yè)有著不可代替的影響力。從農民的務工收入方面來說,其內部也存在著不小的收入差異,據相關調查顯示,技工與非技術的普通農民工收入差距不小,男性與女性農民工、不同年齡農民工的收入也有差距。全國農民工中,收入偏高的,男性占到2/3。因而收入偏高的部分農民工,想要在城市定居的意向明顯,但一直礙于房價高于工資而無從下手。但利好政策的實施,無疑從側面讓利于農民,讓買房變得更加容易,同時也增加了農民的買房信心。
除了“大力支持農民進城買房”之外,“湘十條”對于湖南的庫存問題,還從其他方面著手,深入解決庫存問題。據相關資料顯示,為了充分發(fā)揮住房公積金的政策效應,我省將實現全省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率達到80%以上。此外,有關資料提出:2016年我省將停止新建公租房,在市場上租賃房屋且符合條件的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可由所在地人民政府給予一定租金補貼。這一舉措對于剛需族來說,又是一大福利。
對于樓市目前的現狀,回暖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庫存去化仍然是任重道遠。不論是支持農民進城還是其他政策的效應,一切的努力都是為了讓樓市恢復到量價平等的局勢。而對于各大樓市2016年的相關走勢,往往是難以預料。在如此起伏不定的樓市局勢下,不同需求的購房者,只需認準自己的初衷,掌握相關政策信息,買到合適的自己的好房,就是這場庫存大戰(zhàn)中最大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