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全國性的樓市調控措施又猛又狠:90平方米以上住房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0%;保障性住房供地不低于70%;第二套以上住房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房價上漲過快的地區(qū),暫停第三套住房貸款;對囤地、炒地等開發(fā)商停止貸款,停止再融資、新股發(fā)行,停止資產重組。
這次的樓市新政壓縮的是一線或沿海城市的樓市泡沫。各地的建筑成本都差不多,但有些房子在考慮地價和建筑成本之外,還存在暴利。編輯估計,至少有30%的下調空間,才能平穩(wěn)整個行業(yè),這個目標未達成,調控政策還會接連出臺。
而“成本推動”是湘潭房地產目前的顯著特征,這也就是樓市新政對湘潭房價影響不大的根本原因。10年時間,湘潭的地價漲了,建筑材料和人工都漲了,比如建筑的直接成本就上漲了600元/平方米,可以說這是一種自然增長,下調空間變得很少,幾乎不存在什么泡沫。
樓市新政的出臺,客觀上對湘潭房地產行業(yè)來說還有利好:
暴漲暴跌,不僅讓消費者害怕,也讓開發(fā)商擔擾,政策就像懸在頭上的“利劍”,價格漲得太快就怕“打壓”會來得太猛,一下子變得“一厥不振”,F(xiàn)在政策終于落地了,讓開發(fā)商和消費者都同時吃了“定心丸”。另外也扼制了一些炒房者和外地炒房團的投資或投機的需求,使房地產業(yè)能進入更良性的發(fā)展軌道。
如果真正要談控制房價的話,調控的核心應該是供求關系,而供求關系的源頭就是土地供應。土地供應不放寬,在任何政策的調整下,湘潭房價也不可能降太多。
不可否認樓市新政固然對湘潭房產地產市場有些影響,其直接表現(xiàn)在住宅成交量上,樓市新政出臺后,湘潭樓市成交明顯減少。但是,左右著湘潭房地產未來發(fā)展的決定性力量的還是源于自身所處的發(fā)展階段!皟尚头康禺a”無疑在地域經濟、政府規(guī)劃、行業(yè)理念等方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機遇與挑戰(zhàn),往往是一對姐妹花。那么,“兩型房地產”更多的是機遇,還是挑戰(zhàn)?